宮頸癌可能大家聽起來都很熟悉。宮頸癌也是女性最常見的腫瘤之一。顧名思義,宮頸癌是指長在子宮頸上的惡性腫瘤。
在我國,發病率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其中農村發病率遠高於城市,高原地區發病率也遠高於平原地區。
1.什么是子宮頸癌?
宮頸癌是指發生在子宮頸下端子宮頸附近的惡性腫瘤。子宮頸癌病徵它是由癌前病變逐漸發展而來,其發生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宮頸癌主要是鱗狀細胞癌,占90%,腺癌只占5% ~ 10%。鱗狀細胞癌和腺癌在外觀上沒有特別的區別,一般都生長在宮頸陰道或宮頸管內。
目前宮頸癌按照國際婦產科聯盟制定的分期方法分為四期。
Ⅰ期:癌組織已經突破基底膜向深部組織浸潤,但仍局限於子宮頸范圍內。
Ⅱ期:癌組織超越子宮頸范圍,向上侵犯宮體;向兩側侵入宮旁,但沒到骨盆壁;向下侵犯陰道,但未累及陰道下1/3。
Ⅲ期: 癌組織侵犯宮旁,達骨盆壁;或向下侵犯陰道下1/3。
Ⅳ期: 癌組織已侵犯直腸或膀胱,或蔓延到外陰部,或盆腔內廣泛浸潤,或有廣泛轉移。
2.有哪些症狀?
宮頸癌,宮頸外觀無明顯異常,一般通過宮頸細胞學檢查確診。當疾病發展到一定階段,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最早開始出現的症狀方面可能是性交後有少量出血,或月經不規則,或是絕經後又出血。
隨著病情的發展,腫瘤逐漸增大,白帶患者增多。如果癌組織已經壞死感染,會排出更多混有血液的腥臭白帶;後期出血量增加,甚至因較大血管的侵蝕而導致致命性大出血。腫瘤可呈菜花狀、結節狀或潰瘍狀,腫瘤壞死脫落時呈中空狀。
當癌症侵犯膀胱時,可引起尿頻、排尿困難或血尿,甚至尿閉和尿毒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癌細胞侵入直腸,常引起急性便秘、便血或排便困難,甚至形成直腸陰道瘺。當癌細胞浸潤到宮頸旁組織和盆腔壁時,會出現嚴重而持久的腰骶部和下肢疼痛。
晚期患者會因長期食用而變得極其消瘦。
3.在日常生活中怎樣預防宮頸癌?
預防宮頸癌應該從生活方式入手,減少接觸感染的機會,避免免疫力下降。婚產因素、宮頸糜爛、包皮垢、性行為、性傳播性疾病是宮頸癌發病的危險環境因素,針對我們這些都是危險影響因素,可采取具有以下解決措施:
定期婦科檢查和宮頸刮宮檢查。如發現異常宮頸刮宮,應及時處理。可以說,成年女性只要每年或每2~3年做一次宮頸癌的婦科檢查和癌症篩查,就很難得晚期宮頸癌。
注意經期、孕期、產褥期的保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采用新的分娩方式,避免分娩或流產時宮頸裂傷。一旦出現裂傷,就要手術縫合。這些措施可以減少或防止子宮頸的物理損傷和反複修複過程(後者是基因突變的原因)。
如果長期白帶增多以及或有其他異常導致陰道出血,應立即去醫院管理檢查,以排除宮頸癌前病變和早期研究宮頸癌,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
注意性衛生,避免性功能障礙。如果男性陰莖包皮過長,建議做環形切除。發現性生活的特點與宮頸癌的發生密切相關,提倡安全的性生活。
提倡晚婚及少育。越來越多的研究說明多產和宮頸癌密切相關。分娩1~3次患病率最低,4~6次漸增高,7次以上明顯增高。其原因是分娩時宮頸的創傷及妊娠時內分泌和營養的改變等使宮頸對人乳頭瘤病毒的免疫力下降、易感性增加。
除非患者特別對於年輕,一般可以不做保留宮頸的次全子宮切除,以免發生殘存子宮頸癌。
第1階段宮頸癌的症狀和體征可能包括:
水或血性陰道分泌物,可能很重,可能有臭味. 性交後,月經期之間或絕經後陰道出血. 月經期可能比正常情况更重,持續時間更長.
异常陰道出血,如陰道性交後出血,絕經後出血,經期間出血和斑點,或經期比平時長或重. 沖洗後也可能出血.